SMT(表面貼裝技術)鋼網在電子制造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而鋼網清洗液的使用頻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
一、影響使用頻率的因素
生產任務量
如果生產任務繁重,鋼網的使用次數就會增多。每次使用后,錫膏、助焊劑等殘留物會不斷累積在鋼網上。一般來說,在連續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情況下,鋼網可能需要每天甚至每班(如實行三班倒的工廠)進行清洗。例如,在一家日產數千塊電路板的大型電子廠,鋼網在每班次結束后就會用清洗液清洗,以確保下一班次的生產質量。
錫膏類型
不同類型的錫膏,其成分和粘性不同。有鉛錫膏和無鉛錫膏的殘留物特性有所差異。無鉛錫膏通常具有較高的金屬含量和活性成分,在鋼網上干涸后可能更難清洗。如果使用的是容易干涸且粘性高的錫膏,可能需要更頻繁地使用清洗液,也許在每次換型生產(更換不同產品的生產)或者每兩三次鋼網使用后就進行清洗。
鋼網設計
鋼網的開口大小、厚度以及孔壁的光滑程度等因素也會影響清洗頻率。開口小且密集的鋼網更容易堵塞,而較厚的鋼網可能會留存更多的錫膏。例如,對于精細間距的鋼網(如間距小于 0.4mm),由于錫膏殘留更容易影響印刷質量,所以需要更頻繁地清洗,可能每完成一個小批量的生產(如 100 - 200 塊電路板)就需要清洗一次。
二、基于質量控制的清洗頻率
為了保證印刷質量,當鋼網表面的錫膏殘留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需要清洗。通常可以通過視覺檢查來初步判斷,如果在鋼網表面能看到明顯的錫膏堆積、干結,或者在印刷過程中出現連錫、少錫等印刷缺陷,就表明需要使用清洗液清洗鋼網了。
另外,一些先 進的電子制造企業會采用自動檢測設備,通過光學檢測或者激光掃描等技術來準確測量鋼網表面殘留物的厚度。當殘留物厚度超過預定的標準值(如超過 0.1mm),就會觸發清洗流程。
在實際生產中,SMT 鋼網清洗液的使用頻率需要綜合考慮生產情況、錫膏和鋼網自身的特點等諸多因素,并且結合質量控制的要求,靈活調整清洗計劃,這樣才能在保證生產效率的同時,確保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