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半導體設備售后及配件:國內國外不同!鯤鵬精密智能科技和大家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在國內市場方面,近年來,中國大力推進半導體國產化,半導體設備投資活躍,第二季度繼續位居世 界第 一。2020年第三季度,半導體制造設備對中國大陸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3%,達到56.2億美元。此外,從2020年到中國半導體設備,半導體設備市場年會,2020年中國大陸將超過150億美元,預計2020年國內半導體設備銷售收入約213億元,市場份額將達到20%左右。其中,集成電路設備約90億元,太陽能電池設備約100億元,LED設備約20億元。
半導體設備作為半導體產業鏈的配套產業,主要用于IC制造和IC密封測試。其中,IC制造包括晶圓制造、晶圓加工設備;IC密封檢測主要用于采購,包括揀取、檢測、粘接、粘接等環節。目前,我國半導體設備的國產生產不足20%,國內市場被國外巨頭壟斷。
2019年,光伏設備占我國半導體設備銷售額的45%,IC設備占44%,LED設備占9%,其他設備占2%。至于TOP10,中國TOP10半導體設備銷售部門2019年的銷售收入為143.43億元,比2018年增長51.1%。2019年,半導體設備單位銷售收入前10名占47家半導體設備制造商總銷售收入的88.6%。
目前,在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支持下,集成電路12寸、14納米工藝的主要工藝設備(介質蝕刻機、PVD、單片機退火、垂直氧化爐、PECVD、LPCVD、ALD、CMP、清洗機)已進入量產線。7.納米材料蝕刻機也進入了國際IC生產線,為高端IC設備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奠定了基礎。此外,IC晶圓生產線設備國產化速度加快,成為集成電路設備制造商新的增長點。其中新建的8寸集成電路特色工藝生產線(上海吉塔一期、北京延東一期)設備國產化率(按設備投資計)達到50%以上。2019年,北京億堂IC芯片設備銷量上升至第二位,華海清科CMP銷量從2019年2臺上升至2018年12臺,純技術晶圓清洗設備也在2019年飆升至8000多萬元,這些企業成為國內IC設計的新增長點。值得一提的是,單晶硅太陽能電池設備繼續保持增長趨勢,2019年在國內外光伏市場和價格低廉的互聯網大潮下,光伏企業加快了PERC先 進生產線和太陽能單晶硅擴張的步伐。2019年,國內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9.1%,比2018年增長21.8%。一個成熟的鑄造廠的設備投入占總設備的比重。
氧化:目的是形成二氧化硅薄膜。使用硅半導體原料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容易生長出二氧化硅薄膜層,這一層絕緣材料可以組合成半導體摻雜阻擋層、表面絕緣層、部分絕緣組件。氣化爐市場由大型國際制造商主導,如Themco,CentrothermThermalSolutions等。在中國,北方華創也提供相關設備,已被中芯國際、華力微電子、長江倉儲等廠家使用。
此外,中電48研究所和青島晨光在氧化爐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市場估計,今明兩年中國對氧化爐的需求約為20億美元。光刻:晶圓鑄造中重要的工藝之一。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晶圓表面覆蓋一層高度光敏的光刻膠,然后將光照射到晶圓表面的掩膜上。光刻膠發生反應,電路圖被傳送。今天,ASML是領先的光刻公司。此外,德國的SUSS、日本的尼康、美國的Ultratech也有很強的實力。另一方面,國內有很多光刻機制造商,如上海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45研究所等。但電子科技大學的主要技術在65nm-28nm之間,遠遠落后于國際大型工廠的實力。中國對光刻機的需求預計今年將達到38億美元,明年將達到51億美元。蝕刻:通過光刻膠暴露的區域去除晶圓片的頂層的過程。主要分為濕法蝕刻和干法蝕刻兩大類。簡單地說,濕法蝕刻被限制在2微米以上的圖形尺寸,而干法蝕刻用于精細的高級電路。蝕刻機的主要國際供應商有:應用材料、林業研究等。中國的技術正在慢慢迎頭趕上。由中國微芯片自主研發的5nm等離子蝕刻機,將在首條5nm工藝生產線上使用,并已通過臺積電(2330-TW)驗證。北方華創是14nm技術的突破。